咦?刘宏表情惊讶,这不是自家老祖宗刘秀废除的制度吗?
刘焉始终低着头,刘备看不清他的表情。
但袁槐等人却是一副早该如此的样子,显然,这制度他们也参与其中。
朝堂上,先是短暂的沉默,之后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惊呼,差点把整个皇宫都给掀翻了。
因为这州牧的职权实在过大,统领一州的军政之事,这不就是土皇帝么,感觉都可以威胁京都了。
毕竟他想造反的话,可以轻而易举地拉起一支十万人以上的兵马。
很快,同为汉室宗亲的刘虞出言反对了,“陛下不可,纵观历史,远有商朝八百诸侯,近有春秋战国封王独立,皆由诸侯而起,刘太常此举是要我大汉亡国啊!”
“是啊!陛下,”杨赐也劝谏起来,“如果担任州牧之人一心为民,心中没有杂念,那么此制度绝对是个好制度。”
“但是人非圣贤,怎么可能一点私心杂念都没有呢?而且州牧之职乃封疆大吏,尤其是动乱时期,掌有绝对军权的!”
话音刚落,袁槐却是持有不同意见,“微臣倒是觉得太常此举可行,我朝兵马常驻京畿、边境,各郡县兵马少且装备差,对平叛起不了多大作用;”
“而且各郡守之间,地位平等,不能联合平叛,即使数郡联合起来的兵力比贼军强大,也因为统率不同,经常孤军奋战而导致兵败。”
“有州牧就不一样了,州牧乃是一州之长官,能够统筹数郡的财政兵马,统一对敌,这样就能对州郡有更强的掌控力。”
“确实!”刘焉接过话题,“州牧作为一州之长,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当地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而且还能亲自执行。”
之所以不遗余力的上谏,是因为大汉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再加上不停的内耗,让刘焉感觉大汉就要倾塌了,所以他就想离开洛阳,前往地方寻找机会。
杨赐还是摇摇头,“可是州牧制度也有弊端,就是其权力太大。。。”
现在的大汉,就连刘宏也不得不承认,确实需要加强皇权了,这州牧制度,或许可以重新树立汉室的威严,让国家快速地安定下来。
“既然如此,不妨一试?”刘宏左思右想,最终还是决定设置州牧之职。
毕竟州牧可以联合各郡之力来安定地方,这样自己也可以加强对各州的掌控,只要州牧对自己足够的忠诚,那么大汉就可以固若金汤!
“陛下,此举不可行啊!”
“微臣也不赞成此举!”
虽然刘宏都同意了,但是依旧有不少官员看出了其中的弊端,以至于反对的人数过多,刘宏也不好强制执行。
“陛下!”袁槐看出了刘宏的意动,连忙躬手献计,“不如先挑选三四个州,试行此制,效果可以的话,再大范围推行也不迟!”
此言一出,之前反对的声音也小了,一来袁槐再三发声,说明了他的态度;二来只在三四个州试行的话,问题不大!
“嗯,爱卿说得极是!”刘宏眉头一展,紧接着又是一皱,这派出去的州牧人选,可要精挑细选才行。
这几人或者是汉室宗亲,或者是朝廷重臣,而且还要忠于自己,这样用起来才会放心。
那就得不偿失了。
刘宏在心里仔细斟酌,最终还是敲定了三名人选。
“命宗正刘虞为幽州牧,赴任后平定张纯、张举的叛乱!”
“命刘焉为益州牧,赴任后解决羌人复叛的问题!”
“命太仆黄琬为豫州牧。”
三人连忙谢恩,刘焉更是欣喜若狂,本来是想去交州的,没想到能去更好的益州,而且听说益州上空有天子之气呢!
众大臣也松了一口气,陛下封了三名州牧,其中两名汉室宗亲,一名朝廷重臣,看着都不像造反的!
朝会的最后,各刺史述职完毕,刘宏又把他们调换了一下,继续监察各州,同时派出了新任的一些官员。
例如荆州刺史王叡,青州刺史焦和等等。
百无聊赖间,刘备听到了圣旨上的一句话,“封盖褚为平原国相!”
顿时心里一咯噔,“草率了,忘记买平原国相之职了!”
这盖褚可是与杨家杨彪走得极近之人!
都怪自己太过自信,居然没有带戏志才前来洛阳,以至于连买官都想不起,现在只希望这盖褚不要在平原肆意胡来才好。
其实这也怪不得刘备,平原郡经济增长迅速,难免遭人眼红,杨彪早就看袁绍不满了。
大家都是出身四世三公,为何你袁绍这么优秀?
而时常跟袁绍走在一起的刘备,自然也被看不惯,于是杨彪就斥巨资,在刘宏那里买了平原国相之位。
“哎!希望二弟和志才能与这盖褚和平相处吧!”刘备喃喃自语。
“退朝!”
随着刘宏被张让搀扶下去,这一次的朝会就在各方满意,只有何进一人受伤的氛围中过去了,过程远比刘备之前参与的任何朝会都要精彩。
快速走出皇宫的刘备,来到典韦守护的马车上,极快地写了一封信,叫来亲卫,“连夜把此信交给云长与军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