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读者想看这个、想看那个,我再次强调一下。
我是按时间轴写的,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步推演。
古代一个事件,假设按照的元素:目标、铺垫、高潮、转折、结尾,时间跨度至少几个月,甚至长达一两年。
这可不是现代,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所以写古代的高潮事件,你不可能完整不破碎地盯着一件事写到底,因为时间跨度太长。
比如,328年1月做了甲事开头的准备,然后年中7月开始具体实施,329年1月有初步成果,年中6月达到高潮,年底尘埃落定。
整个跨度长达两年。
你不可能两年只写这一件事,现实中也不可能,古代帝王将相人家都是多件事同时操作,甲乙丙丁几件大事并存,而且往往都很重要,慢慢等结果。
再比如有人说夺嫡,假设某个皇子做一件事,被申斥了,或者自己觉得不妥当,很可能就暂缓几个月乃至一年,这几个月难道一下子跳过去了?
再比如战争,动辄对峙一年半载的不在少数,然后迎来胜利高潮。
但问题是,这一年半载的时间你怎么办?难道直接跳过去了?直接写结果?
老实说,我不知道其他历史作者怎么处理的。
或者直接跳过一年,等下一次再跳一年,下下次再跳一两年?强行跳过时间?
或许模糊时间线,让读者摸不着现在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故意隐藏时间?
又或者把两三年才能出结果的布局,强行压缩到一个月内?
我不打算这么写。
我第一本书南美、第二本书晚唐浮生,还有正在连载的这本,都是按时间线来写。
打个仗,行军可能就几个月,我实在想不通怎么那么快就跳到结果,都有超时空传送能力么?
本书刚结束的征讨凉州战役,从327年开国前就开始布局,接见凉州使者,然后我写别的去了,把这件事放下,因为几个月内不会有结果的。
然后到了年底,穿插一笔,任用凉州士人为官。
然后我又放下了,写别的事情,因为接下来几个月不会有结果。
再到328年三月,前线开始出兵,一个多月打完,这时候我是连贯写下去的,从三月一直写到五月。
再然后就是主角西巡,做战后安抚、分赃,这没几个月不可能结束,光来回走路都要两三个月,然后接见、许诺、封官,这段我就没细写,一笔带过,而是用张硕打寿春来代替,因为这是同时进行的另一件大事。
如果换别的写法,恨不得定策后就出兵,然后抵达战场,大战一番,胜利结束,时间压缩得极短,整个事件过程细究下来,连行军的时间都不够。
但有人觉得这样流畅啊,一两年才能完成的事我压缩到一两个月,是不是读得爽?
如果有人问两个月行军都不够,准备、输送资粮还要几个月,怎么这么快?
别问,问就是有时空传送术,可传送物资,也可传送兵员。
但我不能这么写。
我在写一个事件时,脑子里就在拆解,这个步骤要多长时间,那个步骤要多长时间,其实本书的事件过程已经压缩过时间了,再压缩就不礼貌了。
所以到最后,按时间轴写是难免的。
但这样也是有坏处的,完整事件过程会被分割,即目标、铺垫、高潮、结尾没法一气呵成写完,爽点大大降低。
而且多个事件相互穿插,按照时间轴推进,会略显凌乱,也显得比较流水账。
就像当下在写的打淮南的剧情,显然已到结尾,接下来几个月就是对峙乃至各方扯皮,我抓紧这个时间空挡,尽可能用其他事件将其串起来,然后再回到淮南乃至建邺。
而且我还见缝插针,写了多年来草原风貌的细微改变,这是主角几年前定下的决策的反馈,这很重要,不能不写。
制定一个政策,不是穿越者一下令,马就有结果的,这不可能。
整个过程持续很久,可能影响未来几十年,而这种影响是细微改变的,几个月、一年内看不出太大变化,非得拉长到两三年、三五年才有一定变化,所以我每隔一段时间,见缝插针,给个反馈,让读者看到主角政策的后续影响。
我看到有些人写这种改革剧情,居然几个月、一年内就出了别人几十年才有的成果,不明觉厉。
我是不会这么写的。
还有人说主角买奴隶异想天开。
魏晋、南北朝、隋唐可是草原酋豪大规模贩卖奴隶啊。
即便后来北周废奴,实际呢?
到了唐代,还存在大规模的奴隶买卖行为,政策是政策,实际是实际。
以至于半岛那边都遣使至长安,要求唐朝禁止买卖新罗婢。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市场不消费了,那么奴隶贩子就不会去抓人了。
唐代山东沿海可是住着好几万新罗人,你以为他们都是商人或渔民吗?
就本书这个时代,公卿豪族买胡人当奴隶再正常不过了。
你以为谁去抓的?
石勒是奉谁的命令去抓奴隶?
一整条黑色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