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这一切,两人又在都督府查看了一会儿功夫,眼见没有新发现,程宗彦便看向刘伯温道:
“大人!现场看得差不多了,不如将证物一并带回御史台,以供后续审理!”
这本是常规操作,但这一次,刘伯温却显得异常慎重,他沉吟一会儿才说道:
“只将红玉遗体和饭菜带走,屋里一切原封不动,就地封存,没有我的手令,谁也不许擅入!”
程宗彦心中暗骂一声,老家伙当真维护朱文正,都谨慎过头了。
古代没有监控,证物若是转移,过程中还可能被人上下其手,可刘伯温非要就地封存,这就能最大程度的保留现场。
难不成他还想查出点什么,为朱文正翻案?
刘伯温毕竟是上官,程宗彦也不好反对,只是临出门时,又回头向屋内张望了一番。
此时门窗都已贴了封条,屋里刚死过人,黑黢黢的看起来格外阴森恐怖。
程宗彦的目光看似随意的在屋内扫视一圈,随即在一处停留下来,他沉默一会儿,随即转身关上了大门。
“大人!我们走吧!”
程宗彦冲着刘伯温拱了拱手,后者正在皱眉沉思,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半晌,刘伯温没有接话,却突然冲跟在一旁的仵作问道:
“黄狗死了没有?”
黄狗正是那条食物中毒的,仵作一愣,随即反应过来道:
“回大人!已经两个时辰了,还没有断气!”
听到这句话,程宗彦皱起眉头,预感到一丝不妥。
果不其然,只听刘伯温说道:
“把黄狗一并带走,加派专人看管!”
程宗彦试图劝阻,才刚刚张嘴,就见刘伯温转向他道:
“司法无小事,凡事须谨慎!在水落石出之前,一切皆有可能!”
说完,刘伯温不容分说,领头就走了出去。
…………
然而,刘伯温离开都督府后,第一站去的并不是御史台,而是大内皇宫。
这是因为朱元璋一直忧心此事,早就等不及了。
等两人赶到时,发现朱元璋正在用膳,只是此时早就过了饭点,大桌上也空荡荡的,只摆了碗小米粥,就这还一口都没动,一看就是皇上没胃口。
见到两人到来,朱元璋显得有些迫切,开口就问道:
“怎样?此事可有眉目?”
刘伯温弯腰拱手,毕恭毕敬道:
“回陛下!经初步勘验,红玉可能为中毒身亡!”
这就是刘伯温为人严谨的地方,在没有确凿证据前,他绝不把话说死。
但这个结果,显然不能让朱元璋满意,他立刻追问道:
“可有线索?”
朱元璋本就气场强大,心急起来更是气势逼人,寻常人更别承受不住,可刘伯温却身姿笔挺,不卑不亢道:
“陛下!此事还需详细调查,暂无确凿证据!”
这句话有所隐瞒,但刘伯温不傻,这时候要是说多了,势必会误导皇上,万一激怒了朱元璋,形势就对大都督完全不利了。
可朱元璋饭都没吃,就等了这么个结果,如何能甘心,他脸色一板,语气中已经带上几分不悦:
“御史台精英尽出,查了半天,就没有发现半点线索?”
刘伯温还是无动于衷,可他不愿说,自然有人愿意讲,只见跟在刘伯温身后的程宗彦突然跪下,从怀中掏出那本小册子道:
“回陛下!此案虽暂无结果,但一些线索已经被记录在册,还请陛下查阅!”
刘伯温扭过头,狠狠瞪了程宗彦一眼,要不是陛下重视此案,让御史台精锐尽出,他当真后悔让程宗彦参与此案。
程宗彦却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还给了刘伯温一个安心的眼神,就仿佛为他解围了一般。
朱元璋命太监拿过小册子,就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程宗彦悄悄抬起半个脑袋,仔细观察着对方,只见朱元璋的神情是越看越凝重,到最后眉头竟然皱成了一团。
从感情上讲,朱元璋一百个不相信是朱文正干的,只是这事太过邪门,怎么看怎么有嫌疑。
看完册子,朱元璋默然半响,一手扶着桌子只是怔怔出神。
他不说话,其他人也不敢开口,就这么僵持着,屋里静的恨不得掉根针都能听见。
也不知过了多久,朱元璋才动了动嘴唇,语气低沉道:
“这些……都确实么?”
程宗彦赶紧抢着说道:
“陛下!人证物证确实,都是众目睽睽下得来的!”
朱元璋听完脸色更加难看,青一阵红一阵,仿佛内心正在剧烈挣扎,极为难受。
程宗彦暗暗欣喜,说一千道一万,在这个年代,皇上的意志才最为重要。
就在这时,刘伯温突然开口道:
“陛下!那黄狗虽中毒,却并未身死,蝗毒若不能将狗致死,也未必能害人!
此案还需进一步审讯!”
一句话,就让眼神有些暗淡的朱元璋,重新焕发出光芒。
对啊!
要是狗都毒不死,人又怎么会吃死呢,最多不过上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