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F大阵中滚打了一夜,又在外面浪了一天后,家庭日也到了。
这次家里就比较热闹,倒不是人更多了,而是大家都在关心闺女的生日。
老项家有规矩,从十八岁成年开始,就要过农历生日。
闺女是三月初四生的,今年农历相对偏早早一点,赶在了清明节之前。
正好是学校给高三放两天的清明假,能好好庆祝一下,不用改天过假生日了。
阳州本地传统,过生日要吃各种的“高”,什么年糕、发糕、油炸糕、百宝糕、桂花糕……
也不知道有啥用,反正就是各种迷信说法,估计还是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几百上千年前,别说工业产品了,农业产品的都不够量,饿死的大有人在。
亩产三百斤小麦就算丰收,遇上旱灾涝灾就是赤地千里,放到现代社会敢想象吗。
一年到头,也就那么几个能给人发挥想象空间的节日、节气,才敢稍微吃点精细的。
项靕记得很小的时候听老爹说过,旧社会很多地主家,都舍不得浪费一粒粮食。
庄子里晒完豆子,那些散落的和被压进土里的,都要一颗颗抠出来。
如今社会虽然丰衣足食了,可很多优良传统也快绝迹了,懂得节约粮食的真没几个。
所以对系统那个惩罚机制,项靕一直以来都非常尊重,谁浪费谁付出相应代价。
说回智慧结晶的话题,这就跟女同志生理期的不适一样,严格讲都是被逼的。
这可跟人家女性群体没关系,缠小脚、贞节牌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些也不是女性发明的。
说穿了就是古代那些只敢在窝里横的无能主流集团,给妇女阶层量身定制的禁锢罢了。
但是他们肯定没想到,女同志也是有智慧的,她们可以发明“不能受凉”这個妙招。
他们更没想到的是,经历过若干代人的进化后,华夏人的体质被坑到了一个相当弱的程度,也包括他们自己的后代子孙。
这里的“没想到”也只是一个说法,更多的是即便他们知道这样的结局,也还照样操作而毫无顾忌。
子孙后代又怎么了,五福之外都不是自己人,而这个五服可不止有横向区分,纵向也一样有限制。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最是读书人,这话一点都不带错的,古代的读书人集团,多半自私到了极点。
当然也有人会说,那是因为屠狗辈们没有读书,他们要读了书,也是一样德行。
那就要考虑一下屠狗辈们为啥没读书了,还不是社会的主要阶层限制了知识传播吗。
别说识字就算牛人的古代了,就算到了教育普及的现代社会,这种传统不也一样吗被保留着吗。
教授为什么和教兽画等号,公共知识分子为啥成了人人喊打的臭老鼠,这都是读书人的锅。
单说一点来举例子,有多少不明真相的群众,被心怀叵测的公共知识分子们带上了歪路。
社会上、网上有多少人吹捧古代如何如何,说社会倒退了,不如某某个时期等等。
站在这种言论源头上的货色们,都不能说是非傻即坏,那完全就是在收了钱搞事情。
最可笑的就是,还有人说如今种地都用化肥和农药,根本不管老百姓的健康和死活。
谁要是敢当着项靕的面说出这种话,他就算不一个大逼兜抽过去,也绝对不会再跟这人有任何来往。
华夏人均耕地才多少,全球的人均耕地又是多少,不用化肥和农药,能养得活和么多人吗。
如果全世界都不用化肥和农药,粮食减产到那个程度,饿着肚子的时候,这帮人肯定又会挑唆为啥不给大家管饱了。
夏天骂农药瓜果,冬天骂大棚蔬菜,你要真有那个能耐,选择不买、不吃就好了嘛,忽悠着别人反对是想干啥。
都不用再远了,给他直接扔两百年前去,参与感受一下“我大清”爱心满满的无公害铁杆庄稼计划,呵呵……
也不对,就这帮臭读书人的德性,妥妥的混汉军八旗苗子,天生长反骨的货色,到哪都不是好饼,唯独能给敌人当优质奴才。
板鸭有个叫阿尔梅里亚的地方,遍布着全世界最大的温室大棚集群,号称欧洲菜篮子,供应几乎一半的欧洲果蔬需求。
那地方不但全都是大鹏,农药和化肥的消耗量也相当巨大,认为欧洲更健康的人,可以去那里生活嘛。
书归正题。如今家里十大几口人,就只有闺女这么一个宝贝疙瘩,掌上明珠,过生日必然极受重视。
一整天下来,连传统尽孝项目都临时取消了,厨房里、餐厅里、客厅里,都是忙乎着的身影。
老爹还能进书房写个字,项靕游手好闲地到处晃荡,总觉得自己被排挤了,就像个啥都干不来的废物。
好不容易把星期天熬过去,闺女的十八岁生日总算到了,一大早就开始各种传统习俗地往肚子里塞。
早起是粉汤油炸糕,还没等消化掉一半呢,上午九点过后又来一轮桂花糕,不管多少总得吃点。
事后闺女揉着肚子找到她爹:“爸,我快受不了了,咱们出去溜溜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