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张浩一家三口欢欣鼓舞的时候,张浩的手机响了起来。
“浩哥,我进了,我进一本线了。”一接通电话,陈文东便兴冲冲地喊道。
“哦?考了多少分?”张浩也有些好奇陈文东的分数,毕竟他帮陈文东补了好几个月的课,又进行了两个月的强化训练,现在到了出成果的时候,他这个“补课老师”也是关心起来。
“刚过第一批分数线608,加上自选模块35分,643,重点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可以呀!你看,不是不行,只是你太懒了,本来早点给你补课,可能会更高。”
要知道按陈文东之前的成绩,就是二本线的料,这会儿已经过了一本线的分数,证明他的补课还是有效果的。
“对了,浩哥,你考了多少分啊?”
说起这个,张浩得瑟地说道,“我只能说没有对手!”
“不是吧,我们神溪县状元?”
“...,你就不能往上一点猜?”
“海市状元?你别跟我说是省状元?”
“bingo,猜对了,可惜没奖。”
“卧槽!卧槽!浩哥,真的假的?你可别跟我开玩笑啊!真是省状元?”
“唉,高手寂寞啊!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陈文东忍不住问道,“浩哥,那你准备报清华还是北大?”
“还不确定,不过今天也要确定下来了,行了,先这样吧,下午咱们去工作室里聊,我这边有客人来了。”
原本张浩是想告诉陈文东自己的选择,但是眼睛余光瞟到了杨于城和王志和来了,就打了个哑谜。
张浩笑道,“两位主任可真是踩着点来的,我这边刚查完成绩,您二位就来了!”
杨于城笑眯眯地说道,“都是为了工作嘛!张浩同学,成绩出来了,你好歹也给个答复,这两天我们去找了榜眼和探花,他们可是当场就给下决定了,现在就剩你了,我们俩可是等得望眼欲穿呀!”..
王志和也跟着说,“没错,张浩同学,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你就给我们个痛快地答复吧,我们也好回去交差!你是不知道,校领导这两天可是打了我好几次电话。”
见两人这会儿颇为坚定的态度,张浩也不再藏着掖着了,对着杨于城说道,“杨主任,我决定报读清华大学。”
杨于城心中原本觉得张浩报读清华大学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张浩是文科生,虽然他嘴上嚷嚷着清华在文科方面不弱于北大,但其实他心中也是有点虚的。
现在听到张浩决定去清华就读,这简直就是意外之喜呀!
杨于城欣喜地说道,“好好好!”
王志和虽然有些意外,但也没有太过难受,这么些年,总有学生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决定,他也习惯了。
不过习惯归习惯,王志和还是有些不解地问道,“张浩同学,从我见到你开始,我对你的感觉就不同于一般学生,你的心智明显比其他人要成熟,不像其他学生见到我们就不好意思,有些还结结巴巴,你选择清华应该也有你的原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远的原因吗?我回去也好跟领导解释。”
张浩对于杨于城和王志和两个的印象都挺好,杨于城风风火火,王志和慢斯条理,听到王志和这么问,张浩也回道,“不好意思,王主任,浪费你时间了,其实按我个人来说,我也比较喜欢北大,但是为了以后的事业发展,我还是比较倾向于清华。”
张浩顿了顿,接着对杨于城说道,“我打算进清华大学的公共管理学院。”
听到张浩的决定,杨于城和王志和都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杨于城恍然大悟道,“原来张浩同学你打算从政!”
王志和笑着摇了摇头,“原来如此!”
清华大学擅长培养技术型人才和政治人才,而北大则培养商业人才居多,因此想要从政的学生一般都会选择清华大学。
张浩笑着对王志和说道,“我家里都在体制内居多,而且我家不缺钱,甚至可以说很有钱,因此我不打算从商,而就读清华的履历能够给我以后的前程带来最大的助力,因此,王主任,再次跟您说声抱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你不必道歉,但是我要提醒你一句,我想你也应该听得懂朝中有人好做官这个道理,即便你以后以博士研究生的身份考选调生进入官场,如果背后没人或者没有特别重大的成绩,处级以后再想上去,可就千难万难了,你确定不再考虑考虑?”
张浩淡淡一笑,“多谢王主任关心,您说的道理我懂,但如果没人,我也不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
说完,张浩看了一眼张安平。
杨于城和王志和见张浩看了一眼张安平,心中便清楚了这位张浩的父亲张安平,多半就是张浩打算从政的底气所在。
王志和还好,毕竟张浩不打算报读北大,而杨于城不同,既然张浩说的这么肯定,那估计他的父亲也不是什么简单人物,他心中暗自打算回去调查一番。
张浩故意透露一点张安平的身份,但却没说透,就是为了让杨于城去查。
在神溪,甚至在海市,张浩都没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