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若是整个天下都只存在一个国家,那么便不会再有战争。”
诸国能够参与这一场辩经的大多都是公卿士大夫之家,也只有公卿士大夫之家,方才能够有机会千里迢迢的来到秦国。
当然,一些真正有才学的能人志士,也有自己的门路来到秦国。
总而言之,在场大多数的人实际上都是处于统治阶层。
他们并不在乎人与人之间能不能够达到和谐,因为他们本身就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根本不在乎底层百姓幸福与否。
但他们是公卿士大夫,大多数人从出生的时候便被赋予治理国家的使命。
相比较于平头老百姓为了生计而努力,这些生来便富足的人自然不会把太多的时间放在蝇头小利上面。
所以,他们要想施展自己心中的抱负,便唯有流芳百世。
而想要流芳百世最简单的方式,那自然便是建功立业。
成为治理国家的能臣可以流芳百世,成为开疆拓土的将领可以流芳百世。
但是,又有什么能够比得上“一统天下”这个更大的功业呢?
君王想的是消灭别的国家,一统天下之后,自然也就不会再有战争。
而天下一统之后,整个天下便都是自己子孙后代的,便不会有人威胁到自己的国家。
(目前诸国大多处于贵族与贵族之间互相征伐的阶段,还没有真正以下克上成功的例子,就算是武王伐商,也是贵族与君王之间的战争,像是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等都没有)
臣子们想的是辅佐君王一统天下,史书上记录的都是他们开疆拓土,统一天下的功绩。
后世子孙都将以他们为荣,后世之人,也没有人能够超越他们的功绩。
“一统天下”的这个概念,由赵无疆的一句话被引发了出来。
很多人都想到了这一点,但是却没有人主动说出来。
谁都知道这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期,任何一个敢于喊出“天下一统”口号的人都将遭到全天下的讨伐。
就算是秦寿也不敢堂而皇之的告诉臣子,他秦王的目标是天下一统,更何况是其他的诸侯?
秦寿并不担心诸侯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高呼“天下一统”,但是他却非常担心自己的这个小舅子会胡言乱语。
所以,他向着一旁的吴迪使了一个眼色。
吴迪见状之后当即便领会了秦寿之意,于是他起身向着伍德拱手道:“愿与先生讨教兵法。”
赵无疆原本还想要说话,然而当他看到吴迪旁边的秦寿之时,顿时也就没有了继续开口的底气。
他急忙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作出了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姿态。
“凡战者,以何胜之?”
吴迪开口询问出了在场大多数野心勃勃之人的心之所想。
无论是强国还是弱国,都希望能够拥有必胜的法门。
伍德闻言之后,毫不迟疑的说道:“黄帝之征天下也,太上用意,其次用色,其次用德,其下用兵革,而天下人民,禽兽皆服。”
吴起闻言却是摇头说道:“黄帝之征者,蛮夷禽兽也。而今之世,大有不同。”
伍德闻言略微皱眉,想了想之后问道:“敢问先生,凡战之道,以何胜之?”
“鄙国大王有言: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是故,凡战者,首在强国。国强则兵甲备,国富则粮草足。”
吴迪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作答,而是先行借鉴了《秦王兵法》的内容,也算是给自己的大王扬名。
却不想此时的秦寿耳根子都快要红了,却只能够强撑着不曾表露出来。
吴迪似乎便是他脑海中的那个吴起,伍德有点像是伍子胥,这两位都出现了,那个写出“兵者,诡道也”的孙子未必不会出现。
若是对方现在就在咸阳,听说了秦王兵法的内容之后,一定要跟自己辩论兵法该怎么办?
他这个抄袭的人,难道还能够辩得过人家原版作者?
不过,《孙子兵法》的原作者显然不在这里,所以并没有人打断吴迪。
伍德却是摇头说道:“兵精粮足只是战争的前提,若是敌我双方皆是强国,先生又以何取胜呢?”
辩经是政治的衍生,当伍德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在场的所有君王都支楞了起来。
表面上是在讨教兵法,实际上伍德已经是在公然询问,如果秦国与楚国交战,吴迪该如何战胜楚国。
毕竟,如今天下各国之中,秦国与楚国都是当世之霸主。
秦国兵精粮足,铁器的冶炼技术更是遥遥领先诸国。
但是,列国这些年也没有闲着,大量的资源投资到铁器研发上面,如今就算是冶铁技术不如秦国,却也相差不了太多。
毕竟,有些东西一旦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那么,在这条道路上谁能走得更加长远,更多考量的便是人力,物力等等全方面的比拼了。
总之,在天下诸侯的眼中,刚刚吞并了在犬戎和褒国的秦国很强。
但是,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