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书房内,戴权回来复命。 “东西昭阳可都收下了?” “回禀陛下,公主殿下都收了。奴才过去的时候,公主殿下正陪着太后她老人家说话,陛下送的那些东西,公主她都很喜欢,还让老奴代为叩谢陛下的恩宠。” “哦,太后也在,她怎么说?” “太后……对了,太后倒是问了句关于镇远侯的事情。” 宁康帝忙道:“哦?” “倒也没具体说什么,只是听说陛下对镇远侯的厚封之后,太后似乎挺满意的。” 宁康帝略显意外,随即也笑了起来。 说起来,宁康帝对于是否赐予贾琏侯爵之位,心里也是迟疑过的。 毕竟,贾琏此番虽然功劳很大,行事也甚合他的心意。到底晋爵事大,按照他原本的意思,给贾琏晋爵一阶就差不多了,如此朝廷其他人,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但是与贾琏一番奏对,让他终于决定破格,直接将贾琏的爵位晋升至侯爵。只差一个大阶,四个等级,便追上其先祖,一等荣国公的位置了。 这其中,固然有他自己的考虑,比如,彻底收服贾琏为他所用,再比如,拉拢以四王八公为首的旧勋贵势力。 实则,也还有一些太后的关系在其中。 自从他让昭阳公主和亲之后,太后虽然明面上并没有做什么过激的举动,但是每次见到他,却着实没什么好脸色。 宁康帝虽然是皇帝,也不喜欢看人脸色。偏偏他还知道太后为何如此,不但知道,还心有愧疚。 特别是在朝野得知,和瓦剌和亲只是瓦剌王子的一个阴谋之后,宁康帝心里,越发自知理亏,自然只能默默忍受太后的冰冷态度。 又不想一直这样下去,也就只有化解太后的不满这一条路了。 他知道,只要昭阳公主安然返京,太后的怒气就会消失一大半。再次,他也记得当初对太后的承诺,待贾琏年纪稍长,有了一些资历和功劳之后,再一举重重封赏。 如此一来,只要太后知道他依照承诺,果然重用贾琏,自然也就会领他的情。 至于昭阳…… 原本宁康帝也想过招她至御前说说话,聊慰父女之情。但同样心怀歉意,不便相见,故而只让戴权从内务府送好些奢华名贵的东西过去,希望她能够因此宽怀一些,不要太埋怨他这个老父亲。 戴权看着宁康帝,心里能猜到三分宁康帝的心思。 忽想起什么,他故意笑道:“听说,镇远侯在离开的时候,满面春风,还郑重的对着南书房叩了一个大礼,然后才离去的。 想来,镇远侯心中,对于陛下的隆恩是何等感恩戴德。” 宁康帝念头转换过来,面上也不由露出笑意。贾琏出南书房之后的反应,已经由替贾琏送爵服的太监回来禀报过了。 对此他很满意。 虽然君主封赏臣子,是为了让臣子更加尽心竭力的替其办事。 但恩出于上,君主们,自然也不想臣子们欲壑难填。能够感恩戴德的臣子,才是值得栽培的好臣子。 “不过,陛下此番如此封赏镇远侯,只怕朝中的大人们,会对镇远侯有所非议呢……”戴权说道。 对镇远侯有所非议? 只怕不只对镇远侯吧。 或许那些人,还会说他宁康帝偏宠偏信,有失公允! 但他不在乎。 他在乎的,只是他这么做,能不能得到应该有的回报。 至于贾琏被非议,甚至被朝臣们排挤…… 贾琏本身就是勋臣,靠的是恩荫,原本也不需要那些文官们的认可。 若是那些文官们对一个勋臣都俯首帖耳,他才不高兴呢。 不过,虽然贾琏有着荣国公的世袭爵位做根基,但是才入朝几年时间,就晋升侯爵,只怕不止朝臣,甚至那些军中将军,也会心怀嫉妒、不平。 但这,或许正合他意。 贾琏年轻有冲劲,又有能力,出身又是根深蒂固的旧勋臣一脉,是他打算用来破开朝局的一把利剑。 既然是利剑,当然是唯他一人所用才好! 四王八公在军中的影响力太大,他只是希望贾琏作为一个标杆,并不希望再在其中扶植起一个领袖人物。 所以,适当的让贾琏这个荣国公嫡孙,与军中的将领,生出些嫌隙,是好事。 更何况,他还有一个担心。 那些勋臣大多数都更听太上皇的话,贾琏也出身旧勋,而且传闻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