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元二中的午饭兼午休是两个小时,不过,临近一点钟,校园里就已经没有太多人走动。
苏杭接到通知,穿过秋日午后宁静的校园来到一号主教学楼西前方的办公楼,刚踏上台阶,就见楼道里迎面有人走来,还以为是哪位老师,正要招呼,没想到却是谭晓磊。
开学时就已经知道,不同于曾经学理,这一次,谭晓磊选择了读文科,目前在14班。
苏杭知道肯定还是自己这只大蝴蝶的缘故,却没有想太多,每个人都有权做出选择,每个人也都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当下再次见到,苏杭本来还想点头示意,捧着一叠作业本的谭晓磊却是一脸阴郁地完全无视了曾经的同班同学,好像陌生人一样径直走过。
对方如此,苏杭也无所谓,顾自上楼。
先来到校长室,俞仲怀不在,才转向这次的目的地,副校长蒋文萍的办公室。
门开着。
蒋文萍本来正坐在办公桌后写东西,察觉到苏杭出现,不等他招呼,立刻微笑着起身道:“苏杭,快进来。”
“蒋老师好。”
蒋文萍走过来,调侃道:“你又不是那些小孩子,这么客气做什么?”
副校长女士走近,一股香风扑来,苏杭也难免被蒋文萍今天的装束吸引,贴身的紫色V领羊毛衫,紧绷的黑色裤子,完全勾勒出一个成熟女人该有的媚人曲线。
还有脚上一双黑色小高跟……嗯,不看不知道,也真是……小。
正有些恍神,一只手搭在他肩头,轻轻往里推了推,身后光线一暗。
门关了。
关上门,蒋文萍继续推着某个少年,一边道:“喊你过来,是谈谈征文活动最后的名次问题。”
关门声和副校长女士的话语让苏杭收回思绪,看向一旁:“蒋老师,我只是创作指导,名次你们评委组确定就是了。”
“呵,谁敢忽视你这个创作指导啊,”蒋文萍说着,身子好似无意地挨近了一些旁边少年,又轻笑:“唉,你们这一代的孩子,个子可真高。”
这哪跟哪?
察觉一旁女人说话时的热气都到了自己颈间,苏杭朝一旁闪了下,又被拉住,绕过办公桌。
“来,坐这里,”蒋文萍说着,拉了一张椅子放在自己位置旁边,示意苏杭坐下,又问道:“要喝什么?”
苏杭摇头:“我站着就行,还有,刚吃过饭……不用。”
蒋文萍却已经利索地走到旁边,倒了杯水,递给还站着的少年,一边再次道:“要谈好一会儿呢,站着可累,坐吧,怎么,还嫌弃老师,不肯和我挨着啊?”
这话……
“怎么会呢。”
苏杭打量一眼副校长女士其实很适合去当主持人的端庄脸庞,下意识摇头说着,见她一杯水还举着,伸手要接,但杯子似乎小了些,女人一只小手又故意似的握了大半,也没有帮他放在桌上的意思。
只能小心接过,动作间,还是难免触了下。
感觉古怪。
老师,我还是小孩子啊,不谈心理年龄,都可以喊你……嗯,反正,太怪了。
到底还是挨着坐下。
蒋文萍递了一份名单过来,说道:“你先看看,哪一篇没读过,老师找给你?”
说着探身到一旁拿来厚厚一叠文稿。
苏杭目光落在眼前名单上,一边又下意识道:“老师,我其实不看也行。”
蒋文萍道:“你说创作指导啊,说这话,可就有些不负责任了。”
苏杭无言以对,只能认真浏览眼前的名单。
计划选出30人,眼前基本确定,再就是,苏杭也很快看到了不少信息。
比如,第二名和第五名,昨天在商都还与谭丰振讨论过,这两人的文章已经被《青旭》选中,将会分别发表在未来两期的杂志上。
至于第一名,苏杭也有印象。
蒋文萍当时还悄悄拿给自己,让他帮忙润色润色,苏杭也没拒绝。而且,应该也已经提前被润色过,质量其实不错。
只是并不符合《青旭》的风格。
记得文章不长,内容倒是非常契合‘美丽河元’的主题,很适合发表在报纸上。
想来也是这种安排。
苏杭念头转过,没再多想,继续往下浏览。
第三名也有印象,散文体裁,同样很契合‘美丽河元’的一篇,当时第一次读就觉得不错,而且,没有被委托润色之类,应该是靠真本事上来的。
再往后,第四名,苏杭回忆了下,完全没印象。
蒋文萍一直在悄悄打量旁边少年的表情,见他目光大致停在某处,娴熟地从一旁拿起一份文稿:“苏杭,这个第四名,你还没看过吧,来,先读一读?”
苏杭接过文稿。
文章题目是《家乡的老石桥》,同样也是一篇散文。
老石桥在河元西北,是连接桑河与小城西北花园湖之间一小段支流上的一座石拱桥,建于宋代,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
苏杭想到这些,再看眼前文章,难免又联想更多。
大概就是,住在老石桥周边的,在这座城市,都不算普通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