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汗,明末时期蒙古的大汗。
经过戚继光、李成梁等一干猛人的收拾,现在的蒙古已经大不如从前了。
曾经多次威胁京城的鞑靼瓦剌兀良哈等部落,就算是联合起来,也没办法和女真部落正面交锋。
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为了和女真对抗,蒙古没办法和大明开始搞合作。
当然,大明也是看不起蒙古的兄弟们的,不过鉴于女真实在是太猛了没办法,也只能同意合作。
不过要是搞实在东西,也就实在没有,顶多算是签订了一个互不侵犯条约。
当然,这条约的实际有效期也不长。
作为成吉思汗的后裔,林丹汗也是很有理想的,他秉持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想法准备先一同蒙古再灭女真,最后嘛,你懂得。
然而,女真实在是太过强大,他们从辽东平原一路往蒙古草原打,蒙古的很多部落在没有被林丹汗统一之前,便被女真打投降了。
最后,双方还是干了一仗,结果自然是林丹汗战败,最后林丹汗远遁青海,最终染上天花死掉了,他的儿子则投降了女真。
这次皇太极打的就是他林丹汗。
而努尔哈赤另一个目标就更有意思了。
朝鲜。
在东亚这片,你方
唱吧我登场的土地上,这地方的人,两千年来从来没有雄起过,实在是难得可贵。
从秦汉开始,就一直没啥存在感,最大存在感的时候,还是被高句丽打的找不着北的时候。
当然,高句丽和现在的朝鲜不是一波人,当时朝鲜半岛的实际国家是新罗和百济。
一直到唐朝把高句丽干平了,这才算是喘口气。
之后又过了几百年,到了元朝的时候,给元朝当马仔。
这马仔当听到朱元璋凭借着一个破饭碗揭竿而起,一路打到大都的时候,顿时发扬了马仔的精神,派遣一个叫李成贵的将领,准备去收拾这个不长眼的乞丐。
当时正是徐达常遇春率领几十万大军攻破元大都,要是李成贵真的干过来了,估计以后朝鲜半岛也就姓朱了。
不过李成贵算是个明白人,走半路上觉得不对劲,于是反手一刀索性造反了。
他手上带的是全国精锐,自然是造反成功,最后给朱元璋上书。
朱元璋也很够意思,赐名朝鲜,意为朝日鲜明之国,并下令永不征讨。
从那以后,朝鲜不管是侧封后妃还是立太子,都要给明朝大哥打报告,获得批准之后才能干。
而翻翻地图就知道,朝鲜半岛只要不找
大明的麻烦,那安全度比现在的蒙古国还高。
靠着明朝大哥吃饭,所以,朝鲜也就没人搞国防了。
一直到两百年后,十几万倭奴打过来,一个月就差点吧朝鲜灭掉。
吓得朝鲜国王差点跳江,还是大明帮他们摆平的,这几十年过去了,朝鲜的战斗力也没成长多少。
后来,也就一直那样,先是被日本人打,后来又被美国人打,一直到现在从来没有雄起,一直都是附属国。
到了明末的时候,战斗力也就那样,让阿敏去打这些人,基本上就相当于是让一个拳击世界冠军,去打一个残疾人。
结局自然全都是胜利。
也正是靠着这个风口期,沈炼才能毫无压力的将城池修建起来。
……
经过两个月的赶工,大凌河城已经是初具规模了。
城墙完全都是按着孙元化的布置修建的,除此之外,城外很多地方还有地堡,用来防备小股的骑兵偷袭。
正巧当时陕西闹灾荒,叶向高大笔一挥,便让朝廷掏钱掏粮食,迁徙来了大量陕西的人口。
总计八万多人。
同时还有山东北直隶的一些流民,也都被迁徙过来了。
沈炼更是放出话来了,只要是人就分地,种了地粮食只要缴纳
足够的军需用粮其他的全都是自己的。
如此一来,农民们的积极性自然是十分高涨。
大凌河的城墙上,孙承宗带着熊廷弼袁崇焕等人正在视察。
沈炼自然是要作陪的。
看着这一门门大炮,还有城墙上站立的笔挺的士兵,孙承宗不停的点头:“不错不错,这城墙修建的相当不错。
“关外三城,当属于大凌河最为坚固,今后依托大凌河出击建奴,那我么也算是有了坚固的桥头堡了。”
袁崇焕不知为何,看沈炼的目光总有一些敌意。
当孙承宗夸赞的时候,袁崇焕忍不住上前道:“沈大人,我有一事想要请教一二,不知可否?”
沈炼也知知道袁崇焕对自己有敌意,但是他却不知原因,听他这么问,就知道这小子要找茬了,于是他戒备的说道:“什么事情?”
“不知沈大人,修建这大凌河城花费了多少银两,据我所知,朝廷颁发下来的银两,应该不够吧。”
沈炼一听笑了,他勾起嘴角道:“朝廷只播发了八成,剩下两成银子,都是我自掏腰包垫起来的。”
此话一出,袁崇焕像是抓住把柄似的追问道:“哦?就算是两成银子拿也绝对不是个小数目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