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了很久,孙承宗说道:“去盖州太过凶险,还是稳扎稳打,在大凌河修筑城池吧。”
“等实力齐备,再图谋盖州。”
孙承宗一生做过很多次决定,绝大多数决定都是正确的,但是这决定确是错的。
不过他要很久之后才能知道。
在这里开一下上帝视角就能知道,以明政府现在的经济力量,供养辽东三城已经是极限了。
再往外延伸第四个城池,必须再来三四万兵力,以及七八万一声的民众才能防守的住。
而这些军民的前期建设都要投入大量的资本,目前大明没有这个资本。
最终的结局,肯定是辽东的负担让朝廷入不敷出,进一步加剧大明的灭亡速度。
而攻下盖州,试图恢复辽东半岛,确是战略上正确的,但是战术上能否成功,却又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目前,大明的士兵不能打野战也确实是事实,如果全军进攻盖州卫,被女真偷袭了后路,那后果不堪设想。
这就是大明的困局,不管是打输了还是打赢了,都无法扩大优势。
当然,这一切都是上帝视角来说的,当时的人,就要用当时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起码,收复失地在当时是没有错的。
当拍板之后,孙承宗摆了
摆手示意熊廷弼和袁崇焕退下。
熊廷弼看了一眼沈炼,孙承宗则坐在原地没有动窝。
二人随即明白了意思,双双退了出去,还带走了周围的侍卫。
当所有人都走干净之后,孙承宗来到了沈炼面前说道:“沈大人,该醒醒了。”
沈炼抬起头,像是从没喝过酒似的。
“见过孙大人。”
虽然来到时候不以为意,但是来了之后,沈炼便发现,这孙承宗喝酒的时候,总是有意识的往自己这边看,于是沈炼便会了意思决定留下来,看看这孙承宗能说些什么。
孙承宗点了点头,随后道:“这次来辽东的目的,叶首辅已经和我说了,不知你的案子查的怎么样了?”
沈炼不冷不热的说道:“九千岁已经下令,不让查了,我即日即刻回京复命。”
这是孙承宗最关心的问题,这次仗虽然打赢了,但是也还是有很多可以弹劾的地方的,比如杀害平民,比如只在城中防守,比如敌军败退之后,未进行追击。
这些话,并非空穴来风,明代的言官骂人的理由,那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当年首辅赵志皋比较软弱,言官可着劲的欺负。
从吃穿住行,到工作态度,甚至到了最后,竟然拿赵志
皋的年龄说事,说什么你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不退休?
天可怜见,老头子赵志皋又不是严嵩,他也想退休,但是万历不干,挨着么多骂,赵老头也一点办法都没有。
真正历史上,宁锦大捷之后,也是有人骂袁崇焕,骂的词还特经典曰“暮气”。
暮是傍晚,气就是气,暮气就是傍晚的气。
都傍晚了还有什么气?和没气差不多。
至于原因,是因为袁崇焕没有救援锦州,这就是找抽了,要是能打得过人家早就打了,你怎么不骂袁崇焕不收复赫图阿拉,一路打到北美洲征服地球呢?
沈炼这话,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关于辽东的这一回合,魏公公不打算和你们东林党争了,我沈炼也打算拍拍屁股走人了。
孙承宗也明白其中道理,他想了想又问道:“顾大人,你如何交代?”
想到顾炳谦的死,沈炼就十分蛋疼,这老小子争功争的自己壮烈牺牲,实在是让人无语对苍天。
对于他的死,沈炼估计说出去都没人相信。
但是钦差大臣,内阁成员挂了,怎么也要有个报告,而报告的纂写着,只能是沈炼。
想到这,沈炼无语道:“还能如何?实话实说呗。”
这时,孙承宗摇了摇头道:“不可
,你这样说出去不但没有人相信,反而还会有人借机找你麻烦。”
“那也没办法,他就是这么死的!我能怎么着?”沈炼无语的耸了耸肩膀。
这时,孙老头笑了,他说道:“我这里有份奏疏,你记下去,然后按着这个上报吧。”
沈炼狐疑的将奏疏打开,只见上面赫然是顾炳谦的阵亡报告,至于内容就纯属扯淡了。
奏疏上说的是,顾炳谦指挥若定,在关键时刻,出城诱敌用计谋射杀的莽古尔泰,之后,满桂等将官拼死和女真士兵作战,想要将顾炳谦救回来,但是却没能成功,顾炳谦英勇战死!
换句话说,就是将沈炼的功劳挂在了顾炳谦的脑袋上。
要说这次辽东之战,首功必定是击杀莽古尔泰,毕竟从女真那边的消息来看,努尔哈赤并没有被大炮击中,现在还是生龙活虎的。
而干掉一万个女真士兵,也不如干掉对方的一个贝勒功劳大。
毕竟女真士兵又六七万,而掌兵的贝勒就四个,用分数对比也可以分出来高低。
孙承宗的意思就是让自己让出这功劳,然后用来安抚阉党的情绪了。
虽然有些窝囊,但是沈炼还是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