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嬴政看着其他大臣们跃跃欲试的眼神,忍不住笑了。 果然,人都是需要激励制度,曾经的军功制可以激励大秦百姓喜战、善战,如今财富和爵位什么都不缺的文臣武将依然会被荣誉和祭祀吸引。 大秦之前受到后世女校和男女综合性学校的启发已经在商议建立稷下学宫似的学校,但这件事不是立刻就能建立出来的。设立什么学科,请什么老师,还处于商议状态。 现在有了农学,天幕一定还会讲述其他学科。 还有了名人塑像,也可以学。 嬴政一边觉得忙忙碌碌,一边也敏锐地发现了朝臣和民间的变化。 一种积极的、天下人才主动朝着咸阳汇聚的变化。 相信当他的咸阳学宫真正成立起来后,这种变化会更明显。 【这条走廊大家熟悉吧?】 【从小学到大学,哪所学校没有这样的名人画像走廊呢。】 洁白的走廊挂满了画像,除了生平介绍,还有名人名言。 【从古至今的农学家,还有从农业大学走出去的农学研究工作者,都在这里。】 从古代的贾思勰、氾胜之、赵过、王祯、徐光启,每人的画像和著作都被认真地挂在墙壁上,看得真人激动的涕泪交加; 再到现代稻作科学奠基人丁颖、现代棉作科学奠基人冯泽芳、现代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化学奠基人李庆逵、现代农业昆虫学科创始人杨惟义、现代小麦科学奠基人金善宝、近代林业开拓者郑万钧……现代家蚕育种奠基人孙本忠,华夏柑桔学科奠基人章文才,华夏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以及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走过一条长长的农学名家走廊,看着他们的画像,成就,仿佛走过一条历史长河,走过了华夏几千年的农耕帝国史,走过那些由一位位杰出的农学家推动的农耕文明。 【看到这些,大家是不是觉得华夏不愧是农耕大国,农耕上人才济济!】 嬴政:“好多大才,好多大才!” 他毫不客气的说,都想要! 就算不懂里面什么“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昆虫学科”,但是奠基人创始人的意思她懂,土壤和昆虫对农作物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哪怕不种地的贵族,也会知道如果土壤贫瘠就长不出太好的庄稼,所以占地一般都要去占肥沃的土地。昆虫大概就是病虫害,谁家的庄稼没遭遇几次病虫害呢, 哪怕是肥田是丰年, 没有蝗灾水灾, 依然控制不住病虫害的发生。 原本以为是天意,没想到一切都是人力可以控制,可以学习后想办法解决的。 真切地感受到了,农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 “这像凌烟阁!”李世民无比自豪,不愧是他! 后世定然也是学得自己! “大秦也可以有。”嬴政看着一走廊挂满的画像,感觉自己又学到了一招,“让画师研究。” 李斯默默低头,嘴角颤抖着翘起又落下:天可怜见,大秦的画技还没发展到这个地步,毕竟纸张都还是在天幕出现后刚刚研究出来。 但是相信以大秦工匠写实的风格来学习,从头学起一定可以的! 曾经天幕出现后,各种新法新政策的颁布让李斯只觉得自己一个人忙很要命,现在看着大家一起忙,对比之下,李斯觉得自己心情好多了。 果然是对比产生美。 同为千古一帝,还都是喜欢浩大工程的帝王,这样的名人走廊和无处不在的雕像同样打动了刘彻的心:“大汉也必须有!” “画像容易破,让绣娘试着刺绣。” 绣娘:陛下你知道刺绣要多长时间吗?!!! 但是,大汉有丝帛画,没有纸张画,可以尝试。 大明朱元璋:“哼,大明也弄起来,还要弄彩色的,印刷成册传扬天下。” 【之前有人问我,为什么没有说袁隆平袁老?】 【咕咕当然不会忽略这一位农业史上的伟人,只是我决定了在特殊的环境下说。】 【这个环境,就是这里。】 一代代的农学人,是一颗颗农耕文明史上的明星。 墙壁上是历代学农的历史先贤,走廊里是正在学习的农学新人。 他们仰望这先贤的功绩,学习着先贤的科研精神,走出属于自己的农学之道。 【当美国选择用一粒种子来毁灭一个国家的农业基础,用一粒种子来谋取暴利征服世界时,华夏选择用一粒种子来造福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