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夏天不得燃烧秸秆作为肥料等等,并且明确了对于违反规定者的惩罚。 李世民有些委屈:“大唐的律法也有规定,世家不遵守不能怪律法。” 从周朝以来,各朝各代的官府就有设立“虞”部来管理生态环境。 大唐同样如此,大唐的虞部的任务主要是五项:一为京城街道绿化;二为掌管山林川泽政令;二管苑囿;四管某些物资的供应;五管打猎。 但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别说贵族肆意破坏,就李世民自己的儿L子李恪曾经因为和乳母的儿L子在郊外纵马打猎玩耍,踩踏毁坏过庄稼。 李世民起初想把责任推到乳母之子身上,被大唐时期刚强的大臣直接骂了,李恪这才被夺封二百户。 此时听到李世民只说世家不提自己儿L子,出身世家的大臣们:盯—— 长孙无忌及时出来:“陛下,臣等会约束自家子孙,立下家法约束后世子孙不得乱砍伐山林。” 李世民欣慰地看向长孙无忌:还是大舅子可靠! 有了长孙无忌带头,房玄龄也说道:“陛下放心,天幕既然明确告知了砍伐山林会让土地开发过度还会影响土壤肥力,大家会更注意的。” 李世民想想也是。 世家大族为什么要兼并土地,当然是要更多的田产种地。 地如果不再肥沃,占去了也没用。 只是想想历史上原本的轨迹,可能是世家大族们一边肆无忌惮地砍伐树木造成土壤肥力流失,一边大力占土地让百姓流离失所,最后给大唐的皇帝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江山,李世民就眉心直跳。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水渠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汉武帝时期修建的水渠因为常年无人维护相继失去作用,龙首渠、清明渠等渠道相继干涸。当然,这也有工程本身的问题,龙首渠作为地下渠,一直没能解决塌陷的问题】 【水利工程失效,当天灾到临更加无力维修】 汉朝时期,董仲舒听到龙首渠有问题连忙上谏:“陛下,龙首渠作为地下渠,有塌陷的危险,需要及时去修缮。” 郑当时作为天幕提到的有了名字的大臣,此时扬眉吐气,大胆许多:“人工渠道都需要及时疏通,放弃不管再好的渠道也会堵塞。” 主父偃不走寻常路地刺道:“没有什么工程是一劳永逸的,天子圣明自然能管到,天子昏庸连大权都旁落了,怎么管?贪官污吏只顾着自己贪污,谁去管?” 大臣们齐齐侧目:你很大胆,你自己也是贪官污吏的一员。 刘彻忍不住也看向主父偃,自己反思:最近是不是脾气太好了,让主父偃敢当面质疑天子起来?刚刚用了他的推恩令就这么飘? 主父偃挺起胸膛任由众臣大量: 我嘴贱,我到处得罪人,但是我不贪不污,坦坦荡荡,清白做人。 【汉朝时期,旱灾平均7.1年发生一次,水灾平均22.7年发生一次——这是整个大汉,不是倒霉催的汉武帝时期;】 【唐朝时期,旱灾平均2.37年发生一次,水灾平均3.37年发生一次。】 倒霉催的刘彻:“………………” 他在位时几乎是年年天灾,换成整个大汉原来隔这么久才发生一次,他都不知道是该庆幸其他朝代天灾没这么频繁,还是该无语自己真是生了个好时机。 刘询同样是又想同情又想笑:“辛苦皇爷爷了。” 虽然对皇爷爷时期的百姓该同情,但是对皇爷爷,他本就有那么一点怨念,还不允许他嘲笑一下吗。 听到他们后世天灾都没那么频繁,刘询心里的天平迅速歪斜: 还是辛苦皇爷爷吧,他们子孙没皇爷爷那么厉害,安安稳稳就挺好。 【当朝廷南迁,北人南下,迎来了新的主食——水稻】 【但是并不是一开始水稻就很好种植的】 【大家知道,华夏文明起源地是黄河流域,封建王朝起初定都得中原之地都是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比如国都都是在长 安洛阳之地。起初的文明也是以北方中原文明为主, 南方还属于一片蛮荒。】 【尽管长江流域的先民很早就驯化了水稻, 在九州大地的一南一北出现了农作物的分化,但是水稻的种植技术很长一段时间停留在“火耕水耨”的技术层面】 长江流域,一群衣着简陋的农人正在田间放野火。 其他人看到也没有阻拦,更没有慌张,大家都在放着放野火。 “天幕说得火耕水耨不会是我们吧?”等待野火把田间野草烧完的空隙,农人站在远处聊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