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没有铜钱??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不完全是宋朝的问题,从唐朝时期已经有这个问题了。】 唐宪宗时期,已经开始下令禁止将铜钱带出关中的渭河平原以西、以南。 一方面是因为安史之乱后,货币制度混乱,经济市场崩溃。 另一方面,就是藩镇割据之下,这些地方形同异国,禁止铜钱带出关中是为了保护中原的货币存量。 后来,大唐开始禁止江淮地区的人民使用铜铸器,同样是为了保护铜和铜钱存量。 安史之乱不仅仅冲击了大唐大一统的政治、冲击了大唐尚武和上层人士习武参军的精英模式,还冲击了经济市场,让货币与市场再也不复盛唐风采。 唐宪宗时期,大唐已经出现了“飞钱”,这层被认为是华夏纸币的起源。 但是“飞钱”更接近汇票,又叫做“便换”,正是因为金属货币不足而诞生。飞钱可以说是华夏历史上早期的汇兑业务形式,是一种票证,类似于今天的银行汇票,分为官办、私办两种。 官办,就是商人在京城把钱交给诸军、诸使或诸道设于京城的“进奏院”,携“飞钱”到其它地区的指定地方取钱; 私办,就是商人之间在各道或主要城市有联号或交易往来,代营“便换”,以此牟利。 这种汇兑方式一方面减低了铜钱的需求,缓和钱币的不足,同时商人前往各地进行贸易活动时,亦减轻了携带大量钱币的不便。 . 唐宪宗愤愤然:“没错,如果不是安史之乱,大唐至于到如今地步吗?!” 安史之乱不仅祸害了他们,还祸害了后面的朝代。 大唐安史之乱后的皇帝,每一位都认为,玄宗皇帝需要对大唐的衰败、藩镇割据负责任。 但是听到天幕讲述之后,连宋朝的皇帝、宋朝的人也开始骂李隆基了。 开元年间,李隆基喷嚏一个接一个。 “谁在骂朕?!” 大臣们眼神幽幽:你猜? 李隆基愤怒的表情猛地凝滞在脸上。 准确来说,应该是哪群人在骂朕? 天幕这么一说,安史之乱祸害无穷,宋朝人肯定也在骂他,四川人肯定也在骂他。 李隆基心虚地摸了摸鼻子:不能怪他,是唐宪宗不让铜币流入四川,他什么都没做。 至于藩镇割据,那是藩镇野心太大,反叛帝王,他身为帝王怎么会愿意看到这样的事? 李隆基没发现的是,自己的儿女们一个个表情看似恭敬,眼底神色各异。 尤其是李亨,他忍不住想起太宗皇帝。 不如,让父皇再早一些去当太上皇…… 【到了宋朝时期,四川缺铜的情况更严重,加上铁币的不便,于是诞生了华夏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成都在大唐时期,已经是雕版印刷书的起源地之一,唐朝后 期,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 到宋朝,成都的雕版印刷天下闻名,甚至在史书上留下“宋时蜀刻甲天下”的美名。 除了雕版,还有造纸业。 成都有自己的楮纸,并且纸质光滑细腻,价格合适,很快推广向全国。后来朝中公文、民间的契约券、文人的书籍图谱、百姓家的族谱等等等,都用楮纸。 而且成都早已有了固定的对外贸易通道,无论是与周边少数民族、还是与东南亚诸多国家,频繁贸易往来,地方上的集市贸易遍布各州县。 如此繁荣的经济,自然不能以物易物,货币的流通与需求非常大。 但是,四川地区在北宋时期,流通的只有铁钱! . 听到天幕说出四川只有铁钱使用的原因,四川人一边骂李隆基一边嫌弃:“铁钱真是太重了,还容易生锈。” “还不值钱!”四川商人唾了一口,越想越气,“铜钱和铁钱的兑换是十比一,太不划算了。我一贯铜钱能买到的东西,换成铁钱需要十贯铁钱才买的到,我买只羊都得搬好多铁钱,太不方便了!” 彪悍的妇人比划了一下自己胳膊:“买一匹好一点的罗,要花费130斤的铁钱,130斤啊!老娘光是买布卖布胳膊都练得这么粗了!这么粗!老娘都可以去练棍子去了!” 妇人诙谐的语气和动作让大家哈哈大笑,大笑之余还有对朝廷的不满:“铁币又笨重,又不值钱,明明我们以前还有直百五铢钱,偏偏现在朝廷不让我们用铜钱,太过分了。” 如果不是处在宋朝,宋朝也有文字狱,什么文官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