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音 > 历史军事 > 二战风云:铁血苏维埃 > 第213章 惩戒营制度

第213章 惩戒营制度(1 / 2)

走出木屋的阿斯卡列波夫从门口一名战士手中取回了自己的枪,跟在那个中尉指导员级的政工军官后面向渡口走去,他看到在河岸边东一坨西一堆的苏军指战员都在河滩上坐着,于是一边走一边向身旁的那个政工军官问道:“这些部队都是从前线撤下来的?”

“是的,这些部队抵达这里后都是经过了审查以后才会被送到河对岸去进行整编。他们很多人都有些魂不守舍,这样的部队士气低下,不打散整编可没有多少战斗力。德国人的进攻速度太快了,很多部队被敌人的装甲部队一冲击就慌忙后撤,一点组织性都没有。对于这样的部队,集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同志认为需要进行特别整顿才行,其中那些惊慌失措分子都必须进行惩处!”那名中尉指导员级政工军官淡淡地说道。虽然他的语气很平淡,但是透露出来的意思还是让阿斯卡列波夫后背的寒毛都竖了起来。

阿斯卡列波夫当然知道,在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时候,苏联高层对于苏军中的这种一触即溃的部队和指挥员有多么不满,再加上苏军部队中各级都有政工军官进行督导,可想而知会有多少苏军指战员会被政工军官剥夺军衔而直接扔进惩戒营作为冲锋时的炮灰!

对于苏军的惩戒营制度,阿斯卡列波夫当然很清楚,那些被认为是胆小鬼的逃兵都会被剥夺军衔,只发给一支步枪和几发子弹就会充作冲锋时冲在最前面的炮灰向德军阵地冲锋。这被美名其曰是给这些指战员一个机会来表现勇气。

谁都知道,在冲锋时冲在最前面的人是最容易被德军火力打死的人,所以一般来说这些人一场冲锋下来多半都会没命

,根本冲不到德军阵地之中。当然,如果运气好没有被打死,那么这种人会被重新编入部队,当然仅能作为一名列兵使用。

阿斯卡列波夫并不觉得这种惩戒营制度有什么好处,他其实心里很反感这样的制度。因为他很清楚,任何人在上了战场后,特别是第一次上战场,面临生死考验都会产生一些心理应激反应,也会表现出慌张,这是人求生本能的自然反应。

可如果就因为这样的原因就被送进惩戒营,这完全是一种过于强硬的制度,特别浪费苏军部队的人力,要知道,苏联可是因为这场战争整整损失了一代人!

阿斯卡列波夫认为,只要引导得当,那些刚上战场有些慌张的士兵们完全可以逐渐成长起来,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这样的老兵在任何一支部队中,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也是部队战斗力的来源。仅仅因为一开始的慌张就这样去浪费士兵们的生命其实非常不可取。

只可惜他对于这样浪费人力的制度没有任何办法和能力去改变,只能这样默默看着。因为他如果一旦表现出对惩戒营制度有任何不满,那么他也将同样会被剥夺军衔而进入惩戒营。

就这样,阿斯卡列波夫又和那名政工军官走了一段距离,终于碰到了一开始就被团级政委同志派出去接一连的那名大尉。

那名大尉并不知道团级政委同志对阿斯卡列波夫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大的转变,但是他还是在看到阿斯卡列波夫和那名政工军官后说道:“您的连队我已经安排在那边了,上尉同志,您的连队居然还带着重伤员撤退?这可是我第一次在这里看到撤下来的部队中见到。我回去后会向团级政委同

志汇报的!”

中尉指导员级政工军官立即向那名大尉解释道:“根据团级政委同志的命令,阿斯卡列波夫上尉的连队将会优先上船送过河,河对岸也会优先安排人对这个连队进行整编。”

那名大尉向阿斯卡列波夫点了点头,直接回木屋去了。而中尉指导员级政工军官则奔向了河滩边上一名负责维持秩序的军官再次说明了情况这才离开。

而阿斯卡列波夫则回到了自己的连队中,比亚韦斯托克和托尔卡切夫等人为了上来,关心地问道:“怎么样?上尉同志?上级对我们是怎么安排的?”

“负责这个渡口的上级已经说了,我们连将会优先被安排上船过河。大家先在这里休息,也许下一班船到了我们就能上船了。河滩上的负责军官会来通知我们的。”

与此同时,在木屋里听取了那名大尉汇报后的团级政委证实了阿斯卡列波夫说的都是真话,立即指示通讯兵向河对岸进行发报,通报了阿斯卡列波夫这个连队的情况,等候上面的指示。

这份电报经过两次传递,被送到了刚刚安顿下来的第5集团军司令部内契库诺夫的手中。而此时,契库诺夫与波塔波夫以及皮萨列夫斯基等人一起正在接待从第21集团军的地段赶到这里进行视察的方面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长巴格拉米扬少将。

第5集团军的地段是巴格拉米扬此次巡查的最后一站,关于第5集团军的部队撤到第聂伯河东岸后的防御问题是他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由于巴格拉米扬是方面军司令部内专门负责制定作战计划的高级指挥员,所以这场谈话没有过多的其他内容,而是一上来就直奔主题。

在皮萨

最新小说: 看日月,品山河 三国一场大梦 我在地府修长生! 萌趣三国 明末挽天倾 三国一场大梦 瘟疫开局:从汉末开始捡词条 明末:崇祯二年重建大明 重生晚明,我在澳大利亚搞生产 隋唐道侠:秦岫风云传